十月底剛結束的台北同志遊行周,不論是否為LGBTQ族群,整個台北西城湧入了各國來訪的新舊朋友。  而自己經營的餐飲空間,在遊行周末的夜晚更是一桌接一桌;已進來用餐的客人,相繼邀約還在外面逛街的朋友來此享受嘉年華後的寧靜片刻。

一群來自馬來西亞的朋友,涵蓋了老中青三代,從下午用完了店裡自製磅蛋糕、喝完茶飲後離去。 晚間又相約其他同行友人再次返回。 閒聊之餘知道我為當家主人後,特別要求團隊在離台前為他們舉行一場以「台灣野草」為主題的私廚饗宴。  問到他們下榻哪家旅店,正是小店正對面的「內江商旅」,一個緊鄰西門紅樓南廣場的街角小型飯店。 遊行的周末,整個南廣場的戶外市集,舞台上的演出,周邊各家餐廳的變裝活動,讓整個西門町有了有別於一號出口的徒步街區簇擁向前的人擠人。 南廣場及其後方的街區小巷,你可享有與一年見一次面的朋友小酌促膝敘舊的片刻,更可體驗台北的後巷真實。  可以住在這麼方便的旅店也太幸運。 他們笑著,這群朋友可是每年同志遊行期間都要來的。 「因為每年都來,十月底的遊行,我們在四月的時候就已搶先訂好飯店,一次訂個七八個房間。連他們的門房小弟都認識我們」「不用訂房網站,只要用通訊軟體聯絡,他們早就幫我們安排得妥妥當當!」

突然想起,這不就是地方創生始祖山崎亮先生說的:「與其讓1百萬人只來1次,不如讓1萬人想來1百次」體現嗎? 而五月同婚專法通過後的台北更讓城市裡的愛與包容能量燒到最高點!

我們都羨慕日本的京都何以能年年讓各國遊客在櫻花盛開時分相繼來到,整個城市都是宜人的漫步空間? 或許台北的街景不比京都,但我們對多元之愛的包容已讓各國的朋友年年回來,只為了一個台北無可取代的獨特性。

個人出版的第二本書《品牌。城市》創造了一個新名詞 『候鳥居民』,意旨一個城市並不需要追求來訪人數的增加,而該吸引欣賞、認同一個地方價值與文化的旅人定期返回居住一小段時間。 這樣的旅人,因為憧憬該地方可以提供他常態生活裡沒能有的生活方式,因此願意一再回來。 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或許國籍不同,但情牽他們的是對這個地方的回憶與熟悉,讓一段時間沒見面的老友一見如故,相遇就有聊不完的話題。在他們暫居期間,能滿足他們共聚的所有活動就是這裡的經濟動能!!! 而每年10月底的台北,正體現著這群特殊居民的存在方式,也更能深化一個城市的性格,而關於它的品牌DNA得以成型!

十月初,個人剛完成今年2019台北老屋新生大獎的協同主持人身分。 在與評審團隊走訪每件入圍作品時,也驚嘆每個屋主(或空間經營者)與設計師對生活空間的獨到詮釋。 針對台灣特有的屋頂加蓋文化,位於松山機場附近身為室內設計師的屋主,在四層樓的高度即可將它打造成自身設計團隊在工作之餘每天俯瞰附近公園樹冠、觀賞飛機起降、遠眺101的空間。而一位自小在海外長大的建築設計師,因不願妥協只因想讓小孩在有戶外空間的環境下成長就需搬到郊區的限制,將承租自台大的日式宿舍打造成綠意滿溢,幾無室內外壁壘分明圍籬的空間。 屋主每個周末都會在這裡招待國內外友人,將他們在都市內創造的獨特生活實驗場域分享給大家。 誰說在台北小巷、日式老房內就不能擁有如美國郊區可以有的獨棟別墅生活,而且是打開圍牆與自然融合的居住環境?

投入《老屋新生大獎》甄選活動近三個月,看了這麼多台北人在並非所謂典型「豪宅」的生活空間裡活出「好宅」。或許正因為台北城市空間的基底並不甚美麗,更激發起充滿創意的人們想要翻轉,賦予它美好生活價值的各種可能!

我想,如同遊行所帶來的候鳥居民喜歡的台北,並不在它有101,有多少的國際連鎖名店,而在不太炫麗的都市空間裡創造的生活想像;而我們對平權的包容,讓他們期待著每年回來與老朋友自在地呼吸著自由的空氣與氛圍!